《古风·其七》李白
五鹤西北来,飞飞凌太清。
仙人绿云上,自道安期名。
两两白玉童,双吹紫鸾笙。
去影忽不见,回风送天声。
我欲一问之,飘然若流星。
愿餐金光草,寿与天齐倾。
赏析
奇幻开篇,引入仙境
-“五鹤西北来,飞飞凌太清。”诗歌开篇展现出一幅奇幻的画面:五只仙鹤从西北方向翩翩飞来,振翅翱翔,直上天空。“太清”指天空,营造出高远、空灵的氛围,为仙人的出场做铺垫,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。
-“仙人绿云上,自道安期名。”在仙鹤之后,仙人现身于绿云之上,并自报家门,称自己是安期生。安期生是传说中的仙人,这一设定使诗歌充满神话色彩,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的仙境。
仙人奏乐,妙音缭绕
-“两两白玉童,双吹紫鸾笙。”两位白玉般的仙童,相对吹奏着紫鸾笙。“白玉童”“紫鸾笙”这些意象,色彩鲜明且充满仙气,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,也营造出祥和、美妙的氛围。仙童吹奏的笙音仿佛在耳边回响,给人以听觉上的美妙感受,进一步渲染出仙境的神奇与美好。
-“去影忽不见,回风送天声。”仙人与仙童的身影忽然消失不见,只留下回旋的清风送来天空中缥缈的仙乐之声。这种“来无影,去无踪”的描写,更增添了仙境的神秘氛围,让人对那转瞬即逝的奇妙景象充满遐想。
诗人向往,追求长生
-“我欲一问之,飘然若流星。”诗人渴望向仙人请教长生之道,然而仙人却如流星般迅速消逝,难以追寻。这一描写既表现出仙人的超凡脱俗,又流露出诗人求道心切却难以如愿的遗憾。
-“愿餐金光草,寿与天齐倾。”虽然未能如愿向仙人请教,但诗人并未放弃对长生的追求,他希望能寻得金光草食用,从而与天地同寿。“金光草”或许是诗人想象中的仙草,此句表达出诗人对长生不老、超凡成仙的强烈渴望,将诗歌的主题升华到对永恒生命和精神超脱的追求。
整首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,通过对仙人出现与消逝的奇幻描写,以及诗人对长生的渴望,展现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仙境、长生的向往,体现了其诗歌飘逸洒脱、意境奇幻的艺术风格。
创作背景
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,以实现“安社稷”“济苍生”的抱负,但他的仕途却充满坎坷。他曾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,然而因不能见容于权贵,仅三年就弃官而去,继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。
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下,李白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失望。《古风其七》通过对仙人安期生驾鹤遨游太空、仙童相伴吹笙等奇幻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仰慕以及对超脱现实的渴望。他借对仙境的想象,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,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自由。
同时,当时社会上神仙道教思想盛行,李白本人也深受其影响,这也促使他在诗歌中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写来抒发情感。
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
-怀才不遇的愤懑:李白渴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图,却仕途坎坷。这种经历让他在诗中借“客有鹤上仙,飞飞凌太清”描绘的超凡仙境,对比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才华的困境,表达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。
-对现实的不满:现实中李白遭遇权贵排挤、政治理想破灭,所以诗中对仙境的美好描绘,如“举手弄清浅,误攀织女机”,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批判,借仙境之纯美反衬现实之污浊。
-追求自由与超脱:在现实中处处受限的李白,深受神仙道教思想影响,向往自由的生活。诗中“俯观禹九州,一尘集毫端。邀游逢赤松,婉娈生紫烟”等句,体现了他对仙境中自由超脱状态的向往,希望能摆脱现实束缚,获得心灵自由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综影视爽就行了 说好扫黄?你直接枪斗术点满! 重生58:带着系统闯天下 女儿都火化了,还陪白月光过生日? 明日方舟:从零开始,走遍泰拉 都到我嘴里了,你说慢点 隐秘真相,错综情深 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 快穿:阴沉沉反派被我亲懵了 洪荒:我,最强佛祖,从西方捡词条开始! 失忆?京圈太子爷强势拐回家 万帝吞天诀 一位探险者的自传 奥特曼中的巴罗萨星人 CSGO之爆头反馈系统 综影视:想穿就穿 赌石异能 机械少女潘多拉 六零:科研娇妻被植物人老公宠翻天 我刚穿越,重生的权臣就来退婚了